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王晓玲:“大家庭”的领路人

发表时间:2015-10-09    来源:

记者 来 莅 杨丽丽 来源:北海日报


王晓玲跟学生们在一起。 来莅 摄


    “上课铃声还没响,不用急,慢点走。”

    “今天的红领巾系得特别漂亮!真能干!”

    每天一大早,市实验学校的校长王晓玲就会站在校门口不停地和学生微笑打招呼。碰到马路上车多人多时,她会走到马路中间疏散学生。“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平平安安走进校园,感到很快乐!”

    “有爱才有教育”是王晓玲从教21年坚守的教育理念。她视学校为家庭,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把教职员工看做自己的亲人,用润物无声的爱温暖着学校师生,带领学校前进。 

    2012年10月29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很多师生和家长至今仍历历在目。中午11时半,暴雨铺天盖地袭来,没过多久,校道里的积水便淹没到人的小腿,一些家长慌乱地冲进校园接小孩。 

    “我们的老师陪着孩子,家长们不要急!”王晓玲撑着一把雨伞站在校道上沉着指挥。持续的暴雨使城市陷入内涝之中,不少家长被困在路上。王晓玲带领着老师们安顿好学生,又逐一打电话联系家长。怕学生饿着,她自掏腰包在学校小卖部给等家长的100多名孩子购买了水、面包、蛋糕、饼干……

    “我想找妈妈,我想找妈妈!”几名低年级的小女孩被突然降临的暴雨吓住了,不停地哭喊着。王晓玲顾不上一身的雨水,蹲下身子,为她们拭去腮边的泪水,递给她们面包、饼干,微笑着安慰:“妈妈正在来的路上。好孩子,不用怕!”温柔的语气、慈爱的笑脸让孩子们停止了哭泣。几个小女孩闪着泪光的眼睛,注视了一下王晓玲,接过食物,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在王晓玲眼中,学校就是一个家,她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主心骨”。她常对教职工说:“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困难,你们都可以跟我说说。”

    杜老师是学校从黑龙江引进的副高级教师,到学校工作后不久,没有工作的妻子身患重疾,女儿还在读大学,生活陷入困境。王晓玲得知后,通过学校工会安排杜老师一家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解决了住房问题。发动教职员工为杜老师捐款,并多次上门慰问。同时积极向市总工会等部门申请对杜老师进行资助。开学前夕,王晓玲来到杜老师家,拿出2000元硬塞给他:“孩子开学了要交学费,你拿去暂缓一下困难。”2014年,杜老师的岳父在深圳去世了。王晓玲和学校的工会主席拿出自己的钱共计1万元,半夜赶到车站,塞给一筹莫展正准备去料理后事的杜老师。杜老师感动得热烈盈眶。

    在学校里,得到王晓玲关爱和帮助的老师很多。学校的老师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和喜欢这位校长。

    外地籍的李老师回老家前,王晓玲拿出自己的工资塞给她:“回去一趟不容易,拿着给爸爸妈妈买些东西。”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罗老师,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王晓玲深知这个姑娘好强,自尊心强,以“借”的方式缓解了罗老师的燃眉之急。

    蔡老师是80后的独生女,母亲重病住院时,她感觉天都要塌了。王晓玲得知后,两次利用双休日前去探望,“照顾好妈妈,我们都是你的亲人。”温暖的话语驱散了蔡老师心头的阴霾。一次次的短信、电话问候,给予了蔡老师坚强的勇气。
……

    世界著名教育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王晓玲以爱育爱,以爱传爱,步伐铿锵地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

责任编辑:罗 钊毅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