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01、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0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
0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答: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0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答:中华民族。
0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答: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
0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答: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0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中华民族利益。
0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答: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
010、必须促进(),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答: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011、必须高举(),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答: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01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足彩在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提出了多少个必须?
答:12个(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中国足彩在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01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4个与共”是什么?
答: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014、截至目前,一共召开过多少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答:5次。
015、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时间分别是?
答: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1992年1月召开;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1999年9月召开;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05年5月召开;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14年9月召开;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21年8月召开。
第二部分 民族工作基础知识
016、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两个共同”是什么?
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017、各民族“三交”指什么?
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018、民族工作中的“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019、民族团结的“五个认同”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020、民族团结的“六个相互”是什么?
答:“六个相互”指的是: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02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多少?
答:据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25亿。
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是每年几月?
答:每年农历3月。
02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答:56个。
024、最近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什么时候召开?
答: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025、中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026、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27、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2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029、哪部法律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宪法。
030、《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答:法律规定的权限。
031、《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答: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032、《宪法》序言指出,在()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答:维护民族团结。
033、《宪法》序言指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的共同繁荣。
答:全国各民族。
034、《宪法》对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概括?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35、《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
答:一律平等。
036、《宪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答:民族团结。
037、《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答:特点和需要。
038、《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答:自治权。
039、《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
答:不可分离。
04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答:该法律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4年10月1日颁布施行。
04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答:国家的整体利益。
04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促进()的各项活动,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答:民族团结进步。
04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对劳动者就业歧视问题有什么规定?
答: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04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治;(2)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3)各民族自治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4)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结合;(5)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
045、民族自治地方分几级?
答: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046、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什么?
答:“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047、我国5个自治区分别是哪里?
答:我国5个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48、公民民族成份变更要符合什么条件?
答: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①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②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③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049、中国足彩在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十进”指什么?
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单位)、进企业(园区)、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窗口、进连队、进海防、进渔船。
050、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分多少个测评项目?
答:6个(分别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