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定格在38岁的生命

发表时间:2015-09-02    来源:

 
图片说明:黄家银将破案后追缴的物品还给群众。


突然失踪的刑警“探长”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这是刑警的职业特点。

    作为中国足彩在线:公安局海城分局城西刑侦责任区大队探长黄家银的妻子,张小燕谙知这点。因此,当7月10日深夜,从事警察工作11年、有着“拼命三郎”外号、屡屡立功受奖的丈夫外出执行任务整晚未归、手机也呈关机状态时,她并没有多想。

    黄家银的家就在海城分局大院内,离城西大队很近。7月11日是周六,黄家银早早就答应7岁的女儿,这天带她到南宁玩。深夜零点多的时候,小家伙曾给爸爸打过一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黄家银像往常一样,在电话里头温柔地对女儿说:“你好好在家,爸爸有事情等一下就回去。”可是,临近中午,黄家银还没有回来。女儿再也坐不住了,吵着要找爸爸。

    于是,张小燕带着女儿很快来到丈夫办公的地方,母女俩的出现,使正忙于各种案件的大队长梁科文及其他同事这才惊讶地发觉,10日晚外出侦查毒品案件线索的黄家银没有回家。

    大家都有些紧张。梁科文立即组织大队民警,并通过熟人和关系人进行寻找。梁科文记得,10日晚6点左右,黄家银向他汇报工作时说:“今晚晚些时候,去见一个毒品案件的关系人,侦查毒品案件线索。”他同意了,并叮嘱其务必做好保密工作。

    想到这些,梁科文和同事们火速启动天网监控视频等侦查手段,并查找当天全市的报案记录。11日晚9点,大家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当天零点28分,身着便装的黄家银,在海城分局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

令人痛心的一次出现场

    搭载黄家银的出租车司机很快就找到了。然而,当打通这位司机的电话、听完他的叙述时,大队所有人都震惊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司机回忆,当时,黄家银上车后坐在副驾驶室,对他说去北海大道建材市场,办完事后再坐他的车回去。

    黄家银在车上接了一个电话,是女儿打来的。当车行驶到广东路海城区交警大队路段时,黄家银突然用手捂着肚子,昏倒在座位上。司机吓得马上加大油门,冲进海城区交警大队,大声向保安求助:“快帮忙!有人晕倒了!”

    辖区公园路派出所警车和120急救车以最快的速度相继赶到现场,对黄家银进行救治。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凌晨1时02分,出警民警向110反馈当事人已经没有生命迹象。1时15分,连夜赶到现场的法医确认人已经离世。

    身穿便衣的黄家银当时没有佩枪和携带任何证件。派出所民警和法医都没有发觉,这名猝死者,竟是自己的同行。

    失踪的黄家银终于找到了!然而,当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所有人都悲痛得无法接受。黄家银的同事郑绢山想起11日深夜集合时的情景,总忍不住泪流满面。当时,她以为像平常一样,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出现场。然而,当她赶到集合点时,却发现大家神色凝重,每个人都低着头不说话。得知情况后,巨大的悲痛,顷刻排山倒海而来。

执著奋斗实现“警察梦”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黄家华,是黄家银的堂哥。尽管事情已过去多日,但再次向我们提起堂弟,想到堂弟临走前没有给亲人留下一句话、就这样匆匆离世时,黄家华又一次悲从心来,掩面痛哭。

    黄家华1990年读警校,1992年毕业。当时还在读初中的黄家银对他说:“哥,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你这样当警察!”黄家华为堂弟有这样的志向感到高兴,同时也事先给他打了“预防针”:“干这一行会很苦、很难!”黄家银依然坚定地说:“我不怕!我向你学习!”

    果然,黄家银考上了大专,报读了堂哥曾经就读的警校——广西公安干部管理学院。黄家华记得,当年学校是第一年招大专班,刑事侦查专业。黄家华提醒堂弟,这个专业学习比较苦,让他考虑清楚。可是,执著的黄家银表示一定要读。

    黄家银家在北海福成农村,家境非常清苦,父母(父亲一只眼睛残疾)靠种地养大5个孩子。黄家银读大学的费用,都是黄家华从工资里挤出来的。堂弟努力上进,让黄家华觉得这钱花得值。

    然而,黄家银的“警察路”走得并不顺利。和他一起进警校、读中专的同事提前一年毕业,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他因为读的是大专,要多读一年。2000年毕业时没有分配了。要进警察队伍,必须得考。

    那就考吧。黄家银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复习考试。由于打工辛苦,家里负担重,能挤出看书的时间少之又少,黄家银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黄家华劝他:“这条路走不通,做其他工作也是可以的。”可是,黄家银还是坚定地摇摇头:“我一定要当公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黄家银终于顺利通过考试,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黄家华打心底为堂弟感到骄傲。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心当警察的堂弟,最后会殉职在这个岗位上。

屡获战功的“拼命三郎”

    事实证明,黄家银的确天生是一块当警察的“好料”。自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在中国足彩在线:第二看守所、海东派出所、建设派出所、城西刑侦责任区大队任民警,工作上出了名的勤快和拼命,屡屡立功受奖,是深受领导和同事认可和喜爱的“拼命三郎”。

    一份嘉奖清单,见证了黄家银11年来忠于职守、赤胆为民:2006年1月被评为“十佳监管民警”;2007年1月、2008年1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巡逻民警”;2009年10月被评为“国保安保先进个人”;2010年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11年1月被评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2012年1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12年3月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2014年3月、2015年3月连续两年获市局个人嘉奖。

    “他刚刚通过三级警督的考试,虽然只是大专学历,但却是分局仅有的2名有高级执法职称的警察之一。”海城区分局政委邓海鹰说,只要有重大案件,领导和同事首先想到的是交给黄家银办。黄家银所在的大队,是全市破命案最多的。

    建设派出所教导员张龙回忆,2009年他刚调到所里时,所长对他说:“你有什么事情就交给黄家银办就行了。”起初张龙有些怀疑,然而随着深入接触了解,发现确实如此。每次交代黄家银执行任务,他没有一次推脱过,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办案是所里最认真、最负责,也是最多的。

    后来黄家银调到城西大队,但建设派出所有什么案件需要帮忙,黄家银总是随叫随到,让张龙他们非常感动。

    黄家银在执行任务时总是冲锋在前,将生死抛之脑后,负伤是常有的事。2008年10月,黄家银在花园街蹲守缉捕一伙在广场进行色情抢劫的嫌疑人过程中,右脚被犯罪嫌疑人踢断。用于固定腿骨的钢板,本应一年后就要去拆除,却因为黄家银工作繁忙,一直拖到2010年2月。

    2013年国庆,黄家银在北部湾广场追捕一名扒手,与犯罪嫌疑人扭打翻滚在地,他右腿膝盖擦伤流血,仍死死抱住嫌犯不放,直至队友赶到合力将其制服。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出现在办公室。大队领导让他回家休息,他却笑笑说:“擦破一点皮而已,有什么要紧。”

    2014年5月底,黄家银和大队的其他战友去来宾市抓捕一个专在网吧“闪盗”高档手机的跨省特大犯罪团伙。在押解途中,一名嫌疑人伺机跳下车窗逃命。黄家银飞身猛追100多米。犯罪嫌疑人跳进滚滚江流,黄家银眼皮不眨跟着往下跳,跟着对方游到对岸,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嫌犯擒获。

    “他抓捕犯罪嫌疑人被踢断脚的那次,我去医院看他,我跟他说,别那么拼命了。他说小事,没问题的。”黄家银的高中及大学同学、户政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吴柏机曾经建议他换个轻松一点的岗位。黄家银却说,太清闲,他受不了。

    建设派出所民警谢卓雅曾与黄家银共事四年。在他心目中,黄家银就是他的师傅,教会了他很多。他记得,有一次,他们接到报警有人偷车。赶到现场时,犯罪嫌疑人看到自己已被堵住,无路可走,就直接跳到水池里。当时是冬天,黄家银想都没想也跟着跳进去。抓到嫌疑人带回所里后,黄家银顾不上换衣服,一直忙着审讯,结果第二天就发烧了。

    7月17日下午,在海城分局举行的黄家银生前事迹座谈会上,黄家银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等人回忆着黄家银一件件、一桩桩的英勇事迹,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会场不时传出压抑的哭泣声。

重情重义的清贫民警

    在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同学的眼里,黄家银不仅是一个工作狂,还是一个重情重义、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大好人。

    黄家华说,黄家银和妻子张小燕的感情很深。两人是同学,一直恩爱如初。当年黄家银考入公安队伍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下黄家银肯定不要没有工作的女朋友了。然而,黄家银对女友的爱一如既往,当上民警后就立即和她结婚了。

    梁科文说,平时晚上如果有报警,通知黄家银的时候,黄家银总是打电话给其他同事:“你们先等一等,我先去看看。”如果不是很急很重要的案件,黄家银自己一个人就处理了,省去了同事们的奔波之苦。大队里有很多民警家在外地。每逢过年,大家都想回家看看父母。每当这个时候,黄家银总是主动提出春节期间值班,好让外地同事回家过年。

    吴柏机说,黄家银性格直爽,非常爱帮助人,有什么事都愿意往自己身上扛,有什么活儿都自己抢着干,在同学里面人缘很好。有个高中同学得了癌症,黄家银立即发动其他同学捐款,他自己还从微薄的工资里拿钱去医院给他看病。后来,这个同学走了,黄家银又发动其他同学凑了一些钱,交给他的妻儿。

    黄家银还好客,警校的同学都喜欢来北海,为了大方又省钱,他去海鲜市场买回海鲜,找大排档加工,欢天喜地地宴请来自远方的同学。

    很多人都想不到,如此“仗义疏财”的黄家银,家庭负担却是那样的重。妻子没有工作,全家靠他自己的一份工资。一家三口多年住在一间仅20来平方米的民警单身宿舍,逼仄简陋。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满满。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只要有时间,他总是带着妻子、女儿回农村老家,帮助父母收木薯、拔花生,干各种各样的农活。

他带着太多遗憾走了

    黄家银是大专学历,梁科文一直鼓励他去读本科。他总说:“哪有时间,迟点吧。”在大家的不断催促下,虚心好学的他今年终于报考了电大本科。然而,学费已经交了,人却不在了。

    今年上半年,海城分局公示了一批获得公租房的职工名单,黄家银名列其中。本来,很快一家三口就能搬进比现在的宿舍宽敞许多的居室,然而,他再没能等到这一天。

    黄家银曾经对朋友说,当刑警太累了,快40了,这些年亏欠妻子女儿太多了!他本来已经答应妻子女儿,过些日子带她们去东兴玩漂流。这个承诺还没有来得及履行,他就这样匆匆走了。

    据大队领导和民警反映,近两三个月里,黄家银经常说自己有头痛迹象。大队领导叮嘱其及时去医院检查,他总推说工作忙,忙完这段时间再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没有上医院检查。

    黄家银最爱自己的女儿。临走之前几天,他还在网上给女儿订购了一盒樱桃。然而,当樱桃送到他的办公桌时,他再也没办法亲手交到女儿的手上。

    黄家银走了,给父母、妻女、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留下了巨大的伤痛。妻子张小燕得知情况后,晕厥好几次。怕她触物伤情,同事在事发第二天,就把黄家银的衣服、物品一一整理,收了起来。7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这个清贫之家时,只有贴在冰箱上的“囍”字以及被摘下来放在冰箱旁边的结婚照在无声地告诉我们,这个幸福之家已经物是人非。

    黄家银的女儿小蓉,至今不知道爸爸离世。事情发生后,家人一直瞒着她,不知道该如何跟她解释。小蓉最爱爸爸,家人怕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海城分局领导表示,会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告诉她,她的爸爸是了不起的英雄!

    黄家华表示,作为兄弟,再苦再难,也要帮助把堂弟的孩子抚养成人,让堂弟走得安心。吴柏机也告诉记者,同学们已经决定,认黄家银的女儿做女儿,好好帮助抚养她,好好栽培她。

    “他是太累了,愿他一路走好,在天堂里过得更好!”吴柏机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记者 黄 娴 扶建邦 来源:北海日报)

责任编辑:罗 钊毅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