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强国复兴有我】中国足彩在线:乡村工匠名师传承守护非遗文化技艺系列网上展播

发表时间:2024-07-04    来源:中国足彩在线:文明办

乡村工匠名师,既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宝贵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启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遴选1000名乡村工匠名师、100名乡村工匠大师。自工作启动以来,中国足彩在线:乡村振兴局积极开展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工匠的挖掘摸排,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评选认定后,截至目前,共31名乡村工匠脱颖而出(另有后备人才14名),其中25名是市级乡村工匠,且市级中1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名师、1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同时是自治区级)。市乡村振兴局选取了4名优秀代表进行“强国复兴有我——中国足彩在线:乡村工匠名师传承守护非遗文化技艺系列网上展播”,快来一睹风采吧!

以艺藏道,深耕木雕非遗技艺

1972年7月,高中毕业后,李泽贵进入合浦县工艺美术厂工作,通过勤学苦练,天赋颇高的李泽贵很快就展示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做出了不少艺术设计的好样品。李泽贵发现,飞禽走兽木雕艺术品在全国都处于一块空白地带,便打算以此为突破口,从事木雕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离开美术厂后,他在县城郊区开设了1200平方米的工坊,率先干了起来。

李泽贵极爱钻研木雕技艺,他对木头很有感触,一块平常不过的木头,别人当柴火,可要是到了他手上,则会被他琢磨出某个动物的形象。李泽贵传承了家传的木工技艺(木雕),最善于使用“镂空法”和“动物皮毛法”,雕刻出来的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于是,在他的奇思妙想之下,创作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多年的木雕实践让李泽贵摸索出一套新奇而实用的雕刻技法,人们称之为“李氏技法”。

51年的雕刻之路上,李泽贵怀着精益求精的艺品,让精湛的作品不断问世,成果累累,先后40多次获得全国性或自治区的金、银奖。其中,作品《普仙同乐》《万象更新》分别荣获2014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金奖、银奖等;作品《福寿连连》荣获201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及“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万代丰足》荣获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银奖。2023年4月,以李泽贵木雕命名的“合浦木雕”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4年,李泽贵被评选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是广西入选的12人之一。

功成不忘家乡情,李泽贵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他根据政府相关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责任,做好李氏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并认真培养乡村工匠。先后建立了“李泽贵木雕艺术馆”和广西贵新根雕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带动了合浦城乡木雕产业的发展。多年来,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木雕的游客5余万人次,带动附近村民农产品销售、木雕加工、家具展销增加1000余万元。

传承创新,匠心守护角雕文化

白耀华,1974年入行广西合浦工艺美术厂成为一名学徒,1988年办起了自己的角雕厂,那时恰是合浦角雕行业井喷式发展时期。合浦角雕是广西本土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取材于牛角和羊角,依据其天然造型、纹理、颜色,历经十道以上工序才能加工而成。一件角雕作品通常会融汇圆雕、浮雕、镂空、镶嵌等传统雕刻技法,以写实雕刻水族生物、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为主,特别传神灵动。但进入21世纪后,合浦角雕开始走向低迷,合浦近百家角雕企业陆续凋零。不少从事角雕工作的人都纷纷转行另谋他业,但白耀华一直坚持对角雕技艺的钻研与传承。

“能坐下来雕刻,是我最快乐的事。”简洁朴实的话,反映出白耀华对角雕艺术的无限热爱。他也积极向其它角雕大师请教学习,还积极参加角雕行业组织的培训,通过实地考察、看书等方式为自己“充电”,提高技艺。经过不断努力,他雕刻的水族生物、花鸟草虫、飞禽走兽渐渐地显得传神灵动了起来,细节之处真正做到了“细如毛发、薄如蝉翼”。白耀华不满足于传统的角雕表现形式,不断创新摸索,参照中国画形式、双面通透的屏风格局,创作了雕刻艺术与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大型角雕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角雕艺术摆件因小而散、很难登大雅之堂的传统。代表作《中国梦》《和鸣百财》《花好月圆》分别荣获2014年、2016年、2018年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多件作品被国家级省级艺术馆收藏。

四十多年的坚守,也让白耀华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合浦角雕自治区级传承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角雕大师,2024年,他也被评为市级乡村工匠。白耀华还创建了角雕技艺实训基地,与广西民族中专、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中国足彩在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国足彩在线:职业学院等学校合作,培养角雕技艺人才。为学生上课传授技艺,带徒超过300人,培养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

潜心钻研,续写海丝陶艺华章

在中国足彩在线:铁山港区兴港镇田头屋村,有一对“80后”小夫妻,默默地坚守在远离城市的乡间,执着地重续着北海陶瓷的千年窑脉。这对年轻人,就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赤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陈家宝和其妻子朱芳。因为父亲就是陶瓷工人,耳濡目染中陈家宝喜欢上了“玩泥巴、做泥匠”。他曾就读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的材料工程系陶瓷装饰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景德镇和浙江的陶瓷研究所和工艺作坊学习深造,积累了经验。

2013年,告别繁华的都市,陈家宝与同班同学即现在的妻子朱芳一起,毅然回到了家乡兴港镇田头屋村,成家立业,创办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为了让陶艺作品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夫妻俩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不断自主创新,从泥土、釉水配方调试起,参照古瓷片釉色、工艺流程,一步步筛选摸索,研制出灰釉、花釉、青瓷等一系列的色彩搭配,再经过拉坯、修坯、素烧、上釉、烧成等工序,让陶艺作品呈现出古朴温润的艺术效果。目前,夫妻俩烧制的每一件陶艺作品都融汇了北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和千年汉文化。在陈家宝夫妻的制作工坊,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龙窑,至今仍窑火旺盛,而夫妻俩所制作的陶艺作品都是遵循“龙窑”的柴火焙炼而来,十分珍贵。

几年间,夫妻俩创作的陶艺作品不仅屡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还被广西展览馆收藏,广西民族大学更将其陶瓷制作工坊列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14年,夫妻俩双双荣获“中国足彩在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6年,30而立的陈家宝还获得自治区“赤江陶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北海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朱芳则在2024年获评中国足彩在线:级乡村工匠,代表北海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第二节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