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海城区东街街道茶亭路社区紧扣文明创建主线,聚焦居民需求,通过资源融通、项目融聚、机制融合的“三融”举措,推动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全面营造共建共享的文明氛围。
资源融通激活文明创建“动力源”
茶亭路社区以“站站融通 毗邻惠民”文明实践品牌打造为抓手,以资源融通破解服务群众阵地难题,通过盘活驻区资源、融合部门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增强社区服务群众基础,延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触角、扩大成果效应。
一是阵地融通拓展文明创建空间。以茶亭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串联辖区富钰大厦楼宇商圈、北岸半岛公园、南珠宫博物馆、候鸟湾小区等阵地资源,构建“一站一圈一园一馆一区”文明创建点,实现文明创建阵地共享、端口前置、重心下沉。
二是要素融合激发文明创建合力。大力推行“合伙人”共治模式,共吸纳志愿者、商企、社会组织等43个不同领域的社区“合伙人”参与,汇聚了就医、养老、教育、上门服务、文体活动等多种服务形式,联合开展大型惠民演出、“名师大讲堂”等文明创建特色活动20余场。
三是队伍融育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组建“红邻帮衬团”,吸纳肯干、想干、能干的单位干部和热心群众成为志愿者,通过邻里互帮互助形式帮助群众解决背街小巷危树砍伐、小区卫生死角清理等60余个社区文明创建难题;组建“惠民演出团”,挖掘辖区内舞蹈、京剧等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汇演20余场,并组织10余个文艺团体举办了2025年社区“新春茶话会”、元宵文艺汇演、三月三民族大联欢、端午文艺活动等特色活动,促进了茶亭路社区“候鸟”人群和本地居民文化互融交流,拉近了“新北海人”和“老北海人”的距离。
项目融聚共筑文明和谐“新邻里”
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两企三新”“新北海人”等群体需求,精心设计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群众项目,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举措,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一是助力“新北海人”安家,共筑精神文明家园。推出实践站延时服务,每周末面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舞蹈室、益家厨房等功能室,为“新北海人”和“老北海人”创造交流互动的空间;开展“品茶交友”“公益瑜伽每周见”“太极养生每周学”等系列活动80余场,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让“新北海人”在文化互动中感受社区归属感,真正实现来得了、住得下、融得入。
二是深耕“重点人群”关怀,推动文明成果共享。在为老服务上,常态化开展惠民义诊进小区、重阳游园等 “毗邻·夕阳苑”系列活动40余场,惠及老年人800余人次;在为“小”服务上,以少年儿童学习成长需求为导向,开设有暑假班托管、亲子研学、名师讲堂、周末亲子工坊等10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毗邻·少年宫”系列活动30余场,服务少年儿童600余人次。在服务残障人士方面,为1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等志愿服务,开展助残活动5场,服务残障人士40余人次,让社区文明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三是引领“新兴青年”成长,激发文明共建活力。设立青年夜校,在工作日晚间、周末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为新兴领域青年提供公文写作课、乐器学习、化妆等课程,满足新兴领域青年技能提升需求;举办“暖‘新’面包派送”“情系浪漫·爱有归处”相亲角等活动30余场,惠及新业态新就业等群体310余人次,推动新兴领域青年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文明共建新生力量。
机制融合打好文明长效“组合拳”
构建“居民下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服务机制,推动社区文明创建制度化、常态化。
一是“联排联解模式”精准对接基层治理需求。开创1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N名党员的“1+N+N”文明创建“联排联解模式”,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簿、“解忧超市”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需求,联合多方力量协同解决纠纷调解、独居老人上门服务等70余个需求。
二是“跨站派单”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建立“跨站派单”机制,积极整合街道、社区、共建单位等各方力量,实现跨社区派单,根据不同需求及时匹配相应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点对点”服务。
三是“积分兑换”激发文明参与热情。推行“积分兑换”模式,激发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接单”热情,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获得积分,社区定期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志愿者可凭借活动的积分免费兑换生活物品。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积分兑换8次,兑换积分41553分,兑换物品折价约41044元,真正让“小积分”成功换来“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