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一场升学礼的“断舍离”

发表时间:2025-05-0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在中国足彩在线: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每年8月都会迎来一场特殊的“集体庆典”——没有喧嚣的宴席酒菜,没有攀比的礼金账簿,一场简约庄重的升学礼成为主角。这个曾以“尚武”传统著称的地方,正通过“两包一控”的创新实践,为移风易俗破题。

航拍永安村村容村貌。

破题“人情债”:从“摆宴筹钱”到“爱心托底”

以前,永安村“升学宴”是村民绕不开的“规定动作”。“摆酒为筹学费,随礼成负担”,成了村民心头的痛点。2017年成立的“发小兄弟”爱心团,用一场“双向奔赴”破解困局:53名青年党员、致富能人等组成助学队伍,累计发放助学金24.6万元,让109人次学子轻装上阵。2024年,村民单独办宴率从80%以上降至10%,“办宴筹钱”的旧逻辑逐渐失效。

永安村助学基金会2024年助学颁奖仪式。

重构“仪式感”:从“面子工程”到“集体荣光”

“不办宴,会不会没面子?”面对村民顾虑,村委给出新选项:每年8月统一举办集体升学礼。镇村代表、爱心人士与村民共同见证学子接过荣誉证书,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在此融合。村委统计,此举每年为全村节省宴席支出约16.82万元,而现场掌声与合影,让升学家庭收获了更有温度的“体面”。

永安村集体升学礼,学生们集体诵读国学经典《礼记·大学》。

划定“新风线”:从“礼金攀比”到“温情上限”

针对仍有办宴需求的家庭,红白理事会立下新规:倡议非亲属随礼不超过200元。政策落地后,每户年均随礼支出减少1200元。“不是断了人情,是让祝福回归本心。”村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新风尚的本质——当礼金数额“瘦了身”,邻里间的情感反而“增了重”。

文明“加减法”背后的治理逻辑

从“尚武”到“崇文”的文化转型中,永安村找到了移风易俗的法宝,用公益助学做“减法”,减去经济负担;以集体仪式做“加法”,增添文明内涵。这场升学礼的“断舍离”,不仅让当地卸下了“宴席经济”的包袱,更唤醒了“崇文重教、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如今的永安村,“婚事新办、余事不办”渐成共识,文明新风正化作乡村振兴的精神底色。

移风易俗的难点,在于打破“旧习惯”与“新需求”的博弈。永安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基层治理能精准对接群众的实际困难(如学费压力),用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如集体仪式)替代旧习俗,文明新风便能自然生长。这种“以实为基、以情为桥”的合浦经验,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