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移风易俗树新风丨春风十里娘家路——中国足彩在线:铁山港区“石村陈氏外嫁姑姐回娘家”活动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中国足彩在线:文明办

天刚亮,铁山港区营盘镇石村村管辖下的西头村、东头村、中间村、屋背塘村,西塘村等五个自然村的所有陈姓的外嫁女儿,一早就盛装打扮,从四面八方来到屋背塘村集中,准备参加铁山港区营盘镇石村精心组织的“石村陈氏外嫁姑姐回娘家”活动。

▲2024年5月12日,广西中国足彩在线:铁山港区营盘镇石村村“回娘家”活动现场——在西头村文化广场进行舞龙、舞狮表演。陈启摄

吉时到,锣鼓齐鸣,狮舞龙腾在前开路,紧跟在后面的是西头村的外嫁姑姐陈小凤,她身穿喜庆红裙,高举着扇形的标语牌,牌上写着“回娘家”三个大字。1000多名外嫁女齐声三呼“回娘家”后,便满脸笑容地踏上了这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娘家路,向着陈家祠堂走去。

50位身高相仿,年龄在五六十岁之间的姑姐挑着礼担,篮子里装着糖果,饼干,时令水果和各种肉类,篮子和扁担上都缠着七色彩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挑礼担的姑姐们,一手扶扁担,一手撑着纸伞,极具韵律地朝前走。

▲外嫁女迈着欢快的步伐到达文化广场。陈启摄

礼担队伍后面分别是六个村的外嫁姑姐方阵,每个村都推举出一位最美姑姐,拿着村牌走在队伍前列,高高举起的还有各种标语牌,写着“饮水思源,爱我家乡”“亲恩永不忘”“娘家情深,姐妹情浓”等字样。队伍中有风华正茂的姑姐,更有银发满头的耄耋姑姐。她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旗袍,有白的,有粉的,有红的,撑着红色的、黄色的纸伞,拿着精美的团扇,组成不同的方阵,在蓝天白云下,以乡村道路为T台,迤逦前行,仿佛一条五彩的飘带落在青青农田之间。

姑姐们边走边唱,《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大海啊,故乡》……唱了一首又一首,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在三公里长的“娘家路”上一路飘洒。

陈家祠堂前面的街道上,陈家兄弟们一早就铺好红毯,架起拱门,拿着鲜花,只等着姑姐们的到来。祠堂内一位年逾百岁的姑姐和20多位90多岁的姑姐早已现场等候。当姑姐们来到祠堂的一刻,泪水就忍不住夺眶而出,现场的人也都喜泪盈眶。亲友相聚,诉离情,话衷肠,赏美食,直到华灯初上,又接着表演节目,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丰富多彩的节目,润物无声地融入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回娘家共叙乡情念亲恩”“感恩母亲”等主题。

▲外嫁女与年迈母亲深情凝视。

▲外嫁女们正开心聊家常。

▲石村妇女代表及乡贤代表发言

石村村一共有4000多人,外嫁的姑姐有1000多人。外嫁姑姐“回娘家”一直是石村村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习惯之一,过往都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个胖娃娃”的传统做法。近年来,营盘镇石村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以移风易俗试点打造为抓手,不断探索推行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在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让亲情团聚和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起来,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让这一家一户的“回娘家”变成全村人的文化盛事。

▲活动现场的舞狮表演。

为了确保营盘镇“石村陈氏外嫁姑姐回娘家”活动顺利举办,石村村委先是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接着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再进行宣传动员,通过村微信群和张贴海报等方式,向乡村外嫁女和村民宣传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最后筹集活动资金,整个过程仅仅用了十天时间,活动大获成功。然而要让活动系列化,形成文明实践精品,才能持续助力移风易俗的推进,于是石村村委再接再厉,成功组织了两届小范围的“母亲节”系列活动。

▲石村父老乡亲为活动捐资情况。

母亲节当天,外嫁的姑姐同样盛装出席,来到石村西头村的文化广场庆祝母亲节。现场龙腾狮跃,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庆祝“母亲节”活动中,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都共享了这份幸福。村委还组织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起过集体生日。文化广场内,鲜红的背景墙上写着:党建引领新时代,弘扬家风念慈恩,铁山港区营盘镇石村西头村庆祝“母亲节”主题活动。一群老人满脸笑容地坐着,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米面、花生油、冰片糖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前面还摆放着一排三层大生日蛋糕。当老人们听到了暖心的句句问候,品尝着甜美的蛋糕,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幸福溢于言表。慰问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在乡村文化广场进行聚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感情,气氛十分融洽。

晚上,文化广场的舞台上,歌曲、舞蹈、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轮番表演,这些节目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石村的“回娘家”系列活动,拨动的不仅仅是外嫁姑姐的心弦,更成为全村人情感的回音壁。它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在村委的倡导下,在村民的广泛参与下,这股“回娘家”的新风如十里春风,绵绵用力,成风化俗。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