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暑期已至,孩子们终于迎来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网络娱乐与社交互动的频率显著增加。然而,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正悄然向未成年人靠近。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涉世经验不足,孩子们不仅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 “猎物”,更可能在无意之中被诱导成为电诈犯罪的 “工具人”,陷入违法风险。为守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无虞的暑假,特向家长朋友们发出倡议:让我们携手织密防诈安全网,为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撑起 “保护伞”。
一、严守账户安全,密码切勿泄露
个人银行、支付平台密码是资金安全的 “钥匙”,设置时避免使用身份证号、手机号、家人生日等简单信息。特别提醒:切勿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建议家长为孩子的设备开启 “青少年模式”,限制非必要软件下载与大额支付功能。
二、规范游戏交易,认准官方平台
暑期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增多,需提醒孩子警惕“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缴纳手续费 、保证金”等话术,此类均为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陷阱,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终止操作并尽快告知家长。
三、社交平台借钱,务必核实身份
当在QQ、微信上收到“亲友借钱”“同学救急”之类的消息时,千万不能直接转账!诈骗分子常常会盗用账号冒充熟人,利用孩子的信任来实施诈骗。请家长提醒孩子,如涉及资金问题,务必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并通过电话、视频或者当面确认对方身份。同时,也要提醒孩子:切勿随意将自己的社交账号借给他人使用,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
四、警惕兼职刷单,果断说“不”
“点赞刷单日赚300”“任务返现轻松赚钱”…… 这些看似诱人的兼职广告,实则是诈骗分子的 “甜蜜陷阱”!他们先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再诱导垫付大额资金,最后卷款跑路。更严重的是,参与刷单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请明确告诫孩子:所有刷单行为都是诈骗,切勿因小失大!
五、客服退货退款,认准官方渠道
暑期网购增多,若接到自称 “平台客服”“快递员” 的退货退款电话,切勿轻信!诈骗分子会以 “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 为由,诱导点击虚假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正确做法:主动登录购物平台,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核实情况。面对 “1 元秒杀”“抽奖免单” 等诱惑,务必保持冷静,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六、远离 “两卡” 陷阱,拒绝成为 “工具人”
不法分子常以 “高额报酬” 为诱饵,怂恿孩子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或社交账号,用于实施电诈、洗钱等犯罪活动。请严肃告诫孩子:个人 “两卡” 及社交账号严禁外借!一旦参与,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会面临信用惩戒(如限制账户功能、影响个人征信)。若遇此类邀约,立即向家长或公安机关报告!
家长们,防诈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请务必教育孩子牢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暑假期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上网行为和社交动态,发现异常及时介入。让我们携手为孩子打造安全的假期环境,共同保护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安心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