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001.jpg

一步一个脚印,北海走向崭新未来丨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发表时间:2024-10-12    来源:北海日报

北海,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开放的基因,让北海生生不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作为我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北海这40载波澜壮阔,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击楫扬帆,在广袤的珠城大地上演绎巨变,谱写了一曲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壮丽史诗。

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以来,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40年对外开放历程,北海始终以开放的眼光眺望前路、修正坐标,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浩荡潮流,在合作共赢中成功融入全球价值链。40年间,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不断澎湃出新动能,让世界的目光为之聚焦。

▲繁忙的铁山港公用码头。许振国 摄

【引子】

风起云天,潮涌北部湾。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一个新的重要步骤。同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座谈会纪要,明确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港口城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

一声惊雷平地起。自此,北海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千年古港重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百年开埠再次进入洪流奔腾的历史阶段。

万壑归流,勇做弄潮儿。

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北海人民把握历史机遇,发挥独特优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从“边陲末梢”到“开放前沿”、从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到双向开放枢纽、从初步解决温饱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跃升,迎来了从建设港口城市到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40年间,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北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前,中国足彩在线:建成区面积只有9.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16万,现已发展成为一座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88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管理顺畅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的现代滨海新兴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5.1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750.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0.07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0.03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09万元。

40年来,北海在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斩浪搏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投身其中又亲历见证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城市美丽嬗变。

 

风起潮涌:在对外开放中激活港口潜力

北海因海而生、因海而名、因海而兴。港口是北海发展的生命线。

北海作为广西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十分重要的沿海商港,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和地貌、气象和水文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远观北部湾港北海码头。北部湾港北海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北海港口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1984年6月,一艘外轮载着1.2万吨散装化肥抵达北海港卸货,由于港口没有万吨级深水码头,该轮无法停泊,加之该轮没有舱吊,也无法在锚地过驳作业,最终只好快速离开前往湛江港卸货。

“当时北海港没有深水泊位,大宗货物进不来,大一点的轮船需要过驳作业。”经历并见证了北海港口发展的李志俭老人,手捧着自己参与编写的《北海港史》《广西航运史》激动地说:“40年,真是发展太快了。主要得益于中央把北海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这一历史壮举。”

“城以港兴、港以城荣”,这是世界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

作为北海第一大沿海商港的北海港,是北海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其港口外贸创汇对城市现代化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海人意识到,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是北海经济开发、城市发展的关键。于是,启动建设石步岭港区两个万吨级码头1号、2号泊位。1986年6月,北海石步岭港区万吨级码头正式建成,从此北海的港口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铁山港地处广西沿海“金三角”,是广西及中国大西南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

然而,40年前的铁山港港口却是这样一番景象:唯一的石头埠码头只是一个杂货码头,只有零星木制船只停靠,主要装卸一些从越南运来的煤和一些矿产品、散货等,年吞吐量只有50万吨左右。大部分沿岸都是绵延滩涂、幽静荒滩。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铁山港建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码头,一台台装载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如彩色积木般的集装箱在龙门吊下起起落落。置身繁忙码头间,开放、活力等鲜活词汇油然在脑海中活跃跳荡。

▲繁忙的铁山港公用码头。石海涛 摄

中国足彩在线:商务局副局长蒋永辉说:“近年来,我们聚焦‘提效降费优服’,首推大宗商品‘即到即检、即检即卸’通关模式,实现通关智能一体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卡口通关实现全智能无人验放,正式跨入‘秒’时代。同时,及时解决口岸开放中遇到的难题,持续推动北海港口建设,降低港口收费,优化口岸服务水平,加快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向海经济纵深发展。”

今年6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港口物流时代已经到来。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联运中心开展铁路集装箱装卸。来源:北部湾港集团微信公众号

对于一座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而言,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港口是开放系统的开关,是城市的对外门户。

▲北海港口岸铁山港区石头埠作业区国能码头。郑恩茵 摄

目前,北海已建成生产性泊位70个、对外开放泊位20个。2023年,北海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300.6万吨,同比增长19.97%;其中外贸进出口2067.57万吨,同比增长29.96%。

 

探索实践:在对外开放中抢抓发展机遇

40年沧海桑田,40年不懈探索,在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北海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崭新未来……

▲十里银滩美如画。吴杰 摄

惊涛拍岸四十载,中流击水新时代。北海在开放合作中迎来中国足彩在线机遇,以开放拥抱世界,搭建一条通向未来的友谊桥梁。

上世纪90年代初,乘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北海人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抓住机遇,引凤筑巢,实施土地成片开发,迅速形成“洼地效应”,掀起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高潮。

相关资料显示,1991年至2005年间,全市共审批成立的外商投资项目1330个,实际获得投资总额14.6亿元,大力促进了北海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北海水产品加工业的兴旺。这充分证明北海港口的大开发建设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带来了大量的外资项目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2016年,当时广西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16亿欧元的斯道拉恩索林纸一体化项目在北海正式投产。卜蜂(北海)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科达美实业(北海)有限公司、维美德(中国)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等外资企业纷纷抢滩北海。

今年6月5日,装载60吨北港不锈钢热轧卷的集装箱从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出发,经海陆联运顺利抵达越南胡志明市。据悉,这是北港新材料继突破西南、西北、华北区域市场后,成功签下的首笔出口东盟订单,标志着北港不锈钢正式开启与东盟市场接轨的新征程。

▲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钢卷“新鲜出炉”。来源: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

目前,北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385家。?2023年中国足彩在线: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1.1亿元。今年1至7月,北海对非洲进出口总额达到9.8亿元,其中出口额为4.4亿元,同比增长26%。

40年来,北海扩大“朋友圈”,“牵手”四大洲,收获了友谊,增进了了解,增强了互信,感受到了友城独特的文化和风貌,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北海先后与美国塔尔萨市、日本八代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泰国合艾市等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这些美丽的城市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为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海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先后赴俄罗斯、日本、希腊、韩国、斯里兰卡、英国、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旅游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向世界传播“丝路古港 潮美北海”的城市品牌。

“▲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外宣活动走进马来西亚吉隆坡。魏梦诗 摄

40年来,北海通过友城渠道,先后向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选派多名交流员、研修生、访问学者、语言学者和卫生人员等,为各行业培养了一批中坚技术骨干。截至今年8月,北海共接待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团组2105个22798人次。

与此同时,北海先后举办了首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首届澜沧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以及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暨联工委第十五次会晤等重大外事活动,增进国内外对北海的了解,展示北海蓬勃发展现状和美好发展前景,扩大北海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北海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回首40年不平凡历程,开放合作始终是北海跳动的脉搏,与世界经济浪潮的深情相拥,使北海经济的外向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新发展:在对外开放中增添强劲动能

作为我国西南边陲小城,以前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北海的综合实力较弱,“总量小、基础差”的状况曾长期存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热潮过后,北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艰难爬坡阶段,与其他沿海城市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潜力如何挖?路子如何走?进入新世纪后,北海在苦苦地思索、探求,坚持在发展中化解遗留问题、通过化解遗留问题促进更大的发展,再次走上快速发展之路。2010年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产业支撑和文化支撑显著增强。接着深入实施“四大会战”,奋力舞起“四个龙头”,经济延续高速发展的态势。

▲俯瞰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许振国 摄

从1996年到2016年的20年间,北海经济经历从调整到恢复、再到跨越发展的过程,2002年起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中国沿海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的差距明显缩小,经济总量实现从百亿元增长到千亿元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努力把港口最大资源和开放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深入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和打造向海经济的新任务,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推动国内外要素市场有机对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中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铁山东港产业园。李君光 摄

北海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推进面上对外开放,奋力重点突破,大胆创新试点,策划推进一系列接地气开放政策和措施,绘制七大“产业树”全景图,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招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依托优越的产业发展条件,北海全力做大做强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高端纸业、新材料、能源六大工业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注入强大动能。

▲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冷轧成品仓。方晓淦 摄

40年的开放之路,深刻改变了北海,让这座城市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能级跃迁,更让北海在面对未来时,更加坚定地在高水平开放之路上探索跋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在更大的经贸格局中拥有话语权,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建立新的范式,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北海一直在创新求变,开放发展。

北海出口加工区升格为北海综合保税区,入选第一批广西CEPA示范基地,被列为全国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全球维修示范区;北海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港新区获批设立;铁山港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海协同发展区获批设立……这些已经成为北海“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重要载体。

▲俯瞰华电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方晓淦 摄

 

向海图强:在对外开放中不断驶向深蓝

向海经济,是陆域经济实现向海延伸、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首站来到北海,作出了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北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向海经济,向海图强,关键在于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向海经济体系。

高站位规划向海经济蓝图。北海率先在全区编制《向海经济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一岛两带三港四路五组团”向海发展空间格局,绘就向海经济发展蓝图。

近年来,北海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对外大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向海交通枢纽互联互通水平,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立交纵横的向海大道。许振国 摄

今年1至8月,北海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65.96万吨,同比增长8.5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99万TEU,同比增长14.91%。目前,北海码头正在加快铁山港7号、8号泊位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到2025年,北海码头具备亿吨大港规模。

北海“以港兴城”和“以城促港”的双向效益,在城市对外贸易方面得到了明显体现。

“近两年,我们公司外贸出口总额以40%速度递增,今年截至目前已接近5000多万元。”已获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厂部厂长杨乃斌说,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企业食品出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公司的鱼丸系列产品已经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近浅海走向深远海,高唱海洋牧歌。银海区电建渔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渔港,已发展成为全国渔业重镇。上世纪80年代,全镇只有600多艘风帆小渔船,如今拥有2000多艘大功率渔船,从传统近海捕捞开始向安哥拉、毛里塔尼亚等远洋海域迈进。从渔船修造到冷冻制冰、渔货精深加工、海产品电商,侨港镇已经实现海洋产业链条的全覆盖,向海图强在这里得到生动体现。如今侨港镇年捕捞海产品和交易量达40多万吨,产值50亿元,海产品年网络销售额超8亿元。

▲海上养殖金鲳鱼丰收。许振国 摄

今天的北海,需要承载的使命和功能,已远远超过40年前。在北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断跃升的“硬实力”、持续提升的“软实力”,更有不断优化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人才近悦远来,投资者心之向往。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开放,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答案。带着对高水平开放承载的满心期待,踏上“再出发”的全新征程,北海必将创造新的更加辉煌、更加耀眼的历史。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