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与广大青少年学生一起“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今天为您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红军长征过桂北遗留的旗帜。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这面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的旗帜,是由两块红布拼接而成的,旗帜上的红五角星清晰可见。如今,旗帜上鲜艳的红色已经褪去,仔细看,旗面上还有缝补的痕迹。
1934年11月28日上午,为了给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争取渡江时间,在全州县新圩镇,湘江战役第一场阻击战打响了。
在阻击战的前线有个小村寨,叫枫树脚村。11月28日晚,枫树脚村村民黄和林听见敲门声。他起来开门,只见一位脸色苍白、左大腿带着血迹的士兵站在门前。他说自己姓李,是红军。黄和林赶忙把这位受伤的红军战士扶进了家,给他煮鸡蛋,又弄来草药疗伤。
11月30日下午,红军中央纵队过江的消息传来。参与新圩阻击战的部队完成了任务,陆续撤离阵地。黄和林家中这位伤势尚未痊愈的红军战士也要启程去追大部队。临走时,他把一面军旗留给了黄和林一家,也留下“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的嘱托。
许多年过去了,那位红军战士没有如约归来。黄和林老人对红旗的守护则延续了祖孙四代。新中国成立后,黄家后人辗转将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捐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