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小康不忘总书记”,
大田村三角梅(扶贫)基地前矗立的大型宣传牌上,
写出了大田村村民的心声。
合浦县石湾镇大田村是合浦县最贫困的行政村之一,有户籍人口1600多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大田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今天的大田,已是旧貌换新颜,迸发出追赶小康的蓬勃动力。
大田村扶贫基地的原本模样
扶贫产业:绽放在三角梅中
如何解决大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田村整村脱贫摘帽,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惠及全村老百姓?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缪佃江多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多次深入大田村实地调研,带队到外地考察。最后,考虑到三角梅是中国足彩在线:花,市政建设需求量大,并且大田村地广人稀、山地环境适宜三角梅种植,一个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的产业构思逐步形成。
勘察、选址,再勘察、再选址……说干就干,不仅要善做善成,还要做大做强。缪佃江为三角梅基地明确了“最美、最强、最规范”的要求。由大田村委牵头成立合作社,吸收另外一个贫困村红锦村委及两村贫困户入股。
2017年6月项目启动,7月推山种植三角梅,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个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飘香的生产基地。两个贫困村连续两年有了稳定收入,30户入股贫困户取得稳定分红,大田村14户贫困户中已有13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贫困户们用手推车搬运三角梅
大田村三角梅盆栽基地
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
无资金、无资产、无产业、无人才、无技术,靠什么把几个水电不通的荒山变成一片花海?“靠后盾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靠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靠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市纪委常委、市纪委驻大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毅如是说。
记者近日在大田村看到,几位年轻的村干部吃住在三角梅扶贫基地,轮流值班。在完成村委日常工作之余,村干部不仅承担起基地的日常管理,还积极参加种树、挑肥、摘果、装果等劳动。村党支部书记余玉斌带头,把自家的几十吨有机肥无偿贡献给基地种植百香果,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务工贫困户买菜加菜。村民说,看到村干部的工作劲头,就看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贫困户们正在给三角梅盆栽装泥
贫困户:从等靠要变主动劳动
如何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如何让贫困户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何使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为此,合作社专门制作了出资证明(股权书),使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成为合作社的主人。为了激发贫困户参与基地生产的动力,合作社把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从按天发放报酬改为“工分制”,把每年的分红与到合作社务工的次数挂钩,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变成了自觉的行动。
60多岁的王光任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告诉记者,有空的时候就来这里干活,因为这个基地自己也有份,除了每年的分红,他还有务工奖励。据了解,入股贫困户第一次分红每户就分到了2000元,经常来务工的贫困户获得的务工奖励比分红还高。
合作社:以规范的制度促发展
刘文宝3月份务工天数3天、4月份1天、拟发放务工奖975元……三角梅基地宣传板上清楚地记录着每一位贫困户务工天数和工资发放情况。在基地的停车场上,合作社经营年度报告、财务收支情况等全部进行公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饭堂管理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资产及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落实市纪委领导“最规范”的要求,合作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合作社成立以来,获得的各级财政资金均有账可查,形成的固定资产和库存资产远大于投入资金,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
贫困户们把有机肥挑去百香果大棚
给百香果施有机肥
乡村旅游: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大计
在大田三角梅种植(扶贫)基地,记者被满山坡盛放的三角梅惊艳,被挂满藤架的百香果感动。看着红花掩映、绿树成荫的山岭,忍不住驻足欣赏。“这个地方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不知道北海还有这么好的地方。”采访当日,恰逢合浦县“两随机”督查组来此地检查,督查组成员情不自禁发出感慨。
几乎所有到这里看过的人们的都说这里风景好。驻村工作队员自豪地说,当初只是想发展三角梅产业,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外地人都慕名来到这里,赏三角梅、尝百香果、吃农家土菜、喝石湾米酒。据了解,大田村三角梅基地已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并着手组织实施。下一步,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把大田花谷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区。
百香果挂满了枝头。
从穷山恶水到世外桃源,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大田村的改变用时仅1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背后是产业扶贫的精准,是迎难而上的坚持,是不甘于命运的努力,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的三角梅基地